归纳发现:汉字音节的每一个音素都有具体且唯一的本义,且声调也有具体的字面含义。
即汉字存在着 音素与语义的对照表。
只要将汉字音节,拆分成正确的音素序列,就可查询音素语义对照表,顺次连接各个音素的语义,直接得出汉字的基本语义,这种释义方法称为音素分解释义法,适用于所有汉字。
自然,音素分解也是一种更加原子的注音方法,是拼音的替代方案。
与拼音注音相比,音素法更简单,长度1-3个符号,也更强大,可标注各地方言。
快速查询汉字的音素序列,有或无声调后的基本语义。
快速按照拼音查找汉字。
尽量保持原型的自制甲骨文字体。
《诗经》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,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(约前11世纪-前6世纪)的诗歌305篇(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,即有目无辞,称为笙诗六篇,题目分别是南陔、白华、华黍、由庚、崇丘和由仪)。原本叫《诗》,又称《诗三百》《三百篇》。
《左传》是一部编年体著作,记载了鲁隐公元年(前722)到鲁哀公二十七年(前468)共255年间周王朝及诸侯各国的重大历史事件
《公羊传》又名《春秋公羊传》,上起鲁隐公元年,止于鲁哀公十四年,与《春秋》起讫时间相同。